(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
一、5G全面带动科技产业创新
1.1近十年一遇的技术升级
我们创新性地提出科技行业创新周期模型:一个完整的行业创新周期可以分为创新期、渗透期和稳定期。
1)创新期:为行业周期的初始阶段,行业驱动因素为新品研发导致的ASP提升。由于短期内渗透率较低,故本阶段对公司的业绩增厚并不明显,但行业估值出现明显回升,研发驱动型的企业最先受益。
2)渗透期: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创新产品的产业化水平逐步提升,虽然新产品ASP下降,但在新品渗透率快速上升以及换机周期缩短的推动下,企业在经营上仍然体现为量价齐升,业绩快速释放,估值进一步上行,其中扩张能力强的进取型企业有望表现最佳。
3)稳定期:行业整体技术进步放缓,集中度开始提升,客户对供应链的管理加强,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获得更大份额,同时由于行业增速下降,整体估值下移。
从历史上看,每一轮科技产业创新周期均主要由通信代际升级驱动,历时5-8年。我们认为-年为4G时代的稳定成熟期,而进入年,运营商加速投入5G网络建设,科技软硬件有望在运营商、品牌厂等推动下,迎来新一轮创新周期。
从产品以及应用场景来看,iPhone11在材料、设计以及交互方式上领先创新(包括高频材料、3D光学等),本质上是4G向5G过渡期的提前探索。预计年安卓阵营将继续推出多款5G手机,成为5G终端的起点,而苹果则将在年推出5G版本的iPhone,且VR/AR、智能汽车等新型终端有望放量,带动5G终端渗透率大幅提升。而带有创新配置的终端保有量不断积累,也将使AI、VR/AR等新兴应用场景具备更大的推广可能,有望再次看到应用与硬件之间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
1.25G商用已进入全方位冲刺阶段,预计-年开启新一轮换机潮
5G标准、运营商、芯片、终端进展加快。年,4GLTE网络已进入十年部署的后半程。随着LTE-A和LTE-APro网络的建设,通信网络已从4.5G逐渐过渡到Pre-5G时代。随着许多5G网络使用NSA模式启动,大多数新终端将同时支持5GNSA与SA模式,通信网络的升级将极大提高用户体验,拓展应用场景。根据Ericsson预测,全球移动数据流量正快速增长,预计年至年的CAGR将超过40%,预计到年底全球5G签约用户数量将达到万,5G部署初期的终端数量已经超过LTE部署初期的终端数量。5G网络的升级将极大的提高网络速率,从而促进高清视频、VR/AR等高流量需求的应用。此外,5G还将在物联网和关键任务服务上扩展应用场景。
5G网络标准和规范正逐步完成,预标准的5G商用部署将更早启动。5G标准由ITU、3GPP等通信行业组织制定。年6月美国加州3GPPRAN#84会议公布了5G标准最新时间表(Rel-15/16/17)及Rel-17工作方向。目前3GPP已提前完成5GNR标准,ITU将提交5G提案,而IMT-规范将于年完成,部分运营商可在年实现商业部署。全球来看,美国四大运营商已宣布于年底至年中提供5G服务,韩国、日本、中国于年部署早期5G网络,而5G网络大规模部署则将于年启动。我们认为,5G商用将分阶段影响电子行业。从商用阶段来看,5G网络标准先行,芯片其后,终端的研发测试最后。目前阶段,运营商、终端厂商、芯片厂商已经进入原型测试密集期,5G商用进入全方位冲刺阶段。
全球5G进展快速,中国市场稳中有进。韩国动作迅速,充当业界先锋。截至年10月,韩国5G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万,5G基站已达9万座。KT预计年底5G服务将覆盖85个城市,覆盖地区人口达总人口的80%。美国5G方案激进。Verizon于年4月推出毫米波(主要为28GHz)5G手机服务,计划在年底前完成30个城市的5G信号覆盖。日本借助奥运会契机推进5G战略。年4月,NTT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