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极氪速度背后探索变革共创
TUhjnbcbe - 2024/2/1 13:11:00

一边是巨人力量,一边是用户思维。

年4月15日,吉利旗下的高端智能纯电品牌极氪正式亮相。极氪承载了吉利“两个蓝色吉利行动”中智能纯电计划落地的任务,正面参与到智能纯电汽车市场的竞争中。

10月23日,在品牌发布仅天之后,极氪首款产品豪华猎装轿跑ZEEKR正式开启交付;11月ZEEKR首个完整单月交付量达到台。

但极氪快速的成长也并非一帆风顺,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极氪也经历了一些风波。现在的极氪并不完美,甚至还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它坚定地走在成为用户型企业的道路上,并为此不断革新。

极氪自诞生起,便宣称开创了智能电动产业的第三条路,也就是极氪模式。极氪看起来既不是传统车企的电气化转型,也不像新势力的横空出世,它想成为一个“新物种”,而“新”就必然要经历转变以及成长的烦恼。

由内而外的转变

今年3月,吉利汽车与吉利控股合资成立了主打高端市场的智能电动汽车企业极氪智能科技,安聪慧出任CEO。作为极氪这家全新企业的掌舵人,安聪慧其实更看重他的另一个身份:极氪智能科技首席用户体验官。

年,安聪慧频繁出现在极氪各类品牌活动与用户活动上。大多数时候,他都会穿着极氪定制的Polo衫、休闲裤,白色休闲鞋,打扮随性。而无论是身边的同事,还是车主用户,在见到安聪慧时,都会亲切地称呼他为“聪聪”。亲和的态度和新花名背后,是安聪慧身份的转变。

图:8月28日,极氪成都开城仪式结束后,安聪慧与现场车主在交谈。

这种转变源于极氪成立时即提出要做“用户企业”。在描述何为用户企业时,安聪慧等极氪高管向我们提供了如下说法:

“更多地走近用户,服务用户。”“以朋友之道待用户。”

“坚定走直营路线”,不再像传统汽车厂商那样倚靠4S店经销商体系。

“车主购车、用车的全场景,全部由极氪自己的人服务起来。”

……

今年8月极氪成都开城活动是对极氪打造用户企业成果的一次检验。正式活动结束后,安聪慧被用户团团围住,被抱着孩子的车主求合影,这符合极氪希望塑造的“品牌人设”——与车主直接产生人际连接,与用户打成一片。

以4月15日品牌发布至今的短暂历史看,极氪成绩不俗。6月中旬,开启预定不到两个月的极氪首款车型——大定平均定单金额达33.5万元的豪华猎装轿跑ZEEKR的今年可交付产能已全部售罄;7月20日开启锁单首日,完成锁单的大定车主(指交了元不可退订金的车主)迅速突破人,再加上前文所提到的首月交付数量,想成为用户企业的极氪,目前的确收获了用户支持。

但用户企业的尝试也为极氪带来了一些波折。一个新生品牌,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消费者质疑,但想要成为用户企业,就要以更开放更坦诚的方式回应用户,甚至不惜暴露自身不足。

直接、无中介地面对车主,并不是以往通过层层经销商卖车的吉利体系的舒适区。安聪慧称这些风波是年轻的极氪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波折不会改变极氪的发展方向:“极氪只有坚定不移地向用户企业发展,才可能成功。不这么做一定不会成功。”

按下快进键的极氪

从外部看,极氪的发展是“快进模式”:3月下旬公司正式成立;4月中旬正式发布极氪品牌以及首款车型ZEEKR;不到两个月售罄年内可交付定单;8月底获得英特尔资本、宁德时代、哔哩哔哩、鸿商集团和博裕投资五家生态伙伴5亿美元投资;10月19日量产车型下线,10月23日正式开启交付。

快也许都不足以形容这节奏,有人甚至会认为是“仓促”。一个例证是,4月发布的ZEEKR原本是在吉利旗下另一品牌领克发布的纯电车型“领克Zero”。一名吉利中层也表示,直到去年底,他仍以为新的纯电车型会在领克下面,当时也未感知到吉利要成立独立纯电新品牌的明显信号。

安聪慧则告诉《晚点LatePost》,吉利在年就在考虑做纯电品牌的独立公司,并从去年开始做了一系列拆分准备:在大的吉利汽车研究院中成立了新的电动车研究院;从去年底开始正式组建极氪核心团队,在今年春节期间开始搭建极氪组织流程。“它不是凭空而来的。”安聪慧说。

市场环境本来没有给吉利和极氪留下多少慢的空间。

年,中国市场卖出近3千万辆汽车,是28年来总销量的首次下滑,但中国新能源市场自此抬头,连续3年销量过百万,今年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的单月销售占比首次超过18%。国际咨询服务机构安永乐观地预计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在12年内超过燃油车,比前一次预测提早了5年。

越是行情景气、形势大好,跑得相对慢的那一个就越有危机感。

今年上半年,国内三大自主品牌车企中,比亚迪卖了15.46万辆新能源车,同比增长.76%;长城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26万辆,同比增长.15%。但吉利集团整个上半年的新能源销量为辆,同比微增3%。

其实吉利布局新能源并不慢,早在年就启动了“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提出要在年让新能源汽车占到吉利产销量的90%以上。吉利并未达成这一目标。

客观说,吉利此前的新能源布局差强人意。但安聪慧认为以前踩过的坑是现在的经验财富,奠定了吉利做极氪时的两个关键选择。

一是做纯电平台而不是油改电。

从年最早在帝豪品牌开始的新能源车型尝试,到年推出电动新品牌“几何”,吉利做这些车时,都未采用新开发的纯电平台,而是使用了研发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的油改电平台。极氪现在的选择是直接上马纯电平台。

安聪慧告诉我们,去年9月正式发布的“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简称浩瀚架构)”是吉利在看到油改电问题后的重要布局。ZEEKR是使用浩瀚架构交付的第一款纯电车型。

二是极氪要被拆分为一个独立子公司,而不是被放在大吉利体系里。

起步于年的尝试,让吉利验证了“一个传统汽车企业做智能电动汽车确实很难”。“因为用户端变了,产品端和资本端也要跟着变化。不分拆肯定没有分拆的成功率高。”安聪慧说。他称自己这次是主动请缨担任极氪CEO,并得到了董事会的支持,这体现了吉利彻底分拆极氪的决心和信心。

与用户一起进化

作为独立运营的子公司,极氪有可能实现此前吉利的新能源车型和子品牌较难达到的目标:成为真正的“用户企业”。这也是极氪最重要的企业定位之一。

用户企业的关键是从产品定义到销售和售后服务,车企全程与车主直接沟通,获取最直接的反馈,而用户的反馈也能被迅速甄别和落实到产品与服务中。

这种去中介、做直营的方法,在业内不罕见。曾在微软、苹果任职,后在蔚来担任用户中心负责人的赵昱辉于今年3月加入极氪,他在采访中这样向我们解释了直接接触用户的必要性。

相比传统燃油车,智能电动汽车的一个显著特性是,其驾乘体验可以通过软件升级不断进化,这意味着现在的车企要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不断为用户提供服务。“用户买的不只是一辆车,他买的是一段围绕这辆车的生活。”赵昱辉说。

用户的预期也在被抬高:外卖和电商等发达的互联网服务构建了人们的新体验。用户在买车时,潜意识里也会把购车、用车体验和其他服务体验做比较,对车企有了更高期待。

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决定了智能电动汽车需要新的商业模式:汽车品牌要直接触达用户,了解他们的喜好、痛点、使用习惯并及时调整产品。有效纽带的建立,难以假手经销商或其他第三方。

而在汽车圈摸爬滚打30多年的吉利与汽车经销商有很深的共生关系,改模式,伤感情、动利益、左右互搏。

另起炉灶、从头开始,从吉利母体里独立,对想做成用户企业的极氪来说是必要之举。

目前,极氪已在杭州西湖畔开设了全国首家极氪中心,首批极氪空间也在杭州、天津、广州和深圳等地先后开业。随着交付进行,极氪还将在全国各地开设更多门店及交付中心,以实现全国网络覆盖。

配合用户企业和直营模式,极氪必须自己承担更多和用户相关的工作。

在吉利体系任职5年多的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陈小飞比较了极氪与传统做法的区别。以“用户洞察”为例,此前他们会购买第三方数据,找一些外部调研公司做“焦点访谈”,以了解用户喜好,这“中间隔了一层”。现在,极氪选择自建调研团队,更精准定位潜在目标用户。极氪自有的“极氪APP”是一个实时信息和数据汇聚的渠道,可让团队第一时间了解用户动向和喜好。

这帮助产品实现了快速进化,在ZEEKR正式发布时,相较于概念车共实现了项优化;而在配置和标定已锁定的情况下,基于用户反馈建议,ZEEKR又实现了超过60项产品体验提升。

ZEEKR开启交付后,已接连进行了两次OTA升级,这其中不仅有对BUG的修复,更有对导航以及显示逻辑的主动优化。

这种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的意愿和能力被极氪视作“用户企业”的特点之一。

另一与用户相关的投入是极氪推出的“极氪伙伴(fellow)”服务,它类似贴身管家。

在极氪APP上,每个大定用户都可通过“fellow”入口一键拨通专属极氪伙伴的电话,寻求线下试驾预约、保险咨询、产品维修等从购车、售后到用车的各类服务支持。

极氪的目标是做到对“用户服务的全场景覆盖”,一站解决用户问题,这既能提供良好的体验,又能把车主从购车到用车的所有动作沉淀到极氪APP上,以使极氪了解用户习惯,并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开城活动和车辆交付陆续铺开,极氪招募的fellow团队,已分布在7个核心大区。在赵昱辉的计划里,初期1个fellow能服务约名用户,随着后期极氪自己开发的各类内部工具,如“销售助手”、“交付助手”上线,他们希望能做到1个fellow服务名用户。这颇像阿里打造的商家服务体系,其内功之一就是用各种工具支持淘宝小二提升效率,更好、更多服务商家。

继承的和打破的

极氪承载着吉利对新能源的新目标,吉利需要极氪的成功。

在今年2月宣告年提出的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告一段落的同时,李书福抛出了双线并行的新计划:路线一是做混合动力的大众型汽车,路线二是主攻高端智能化纯电汽车,组建全新纯电动汽车公司,正面参与市场竞争。

路线二的产物就是极氪,它的目标是到年,实现年销65万辆并成为全球高端智能纯电市场前三名。

有方向也有路径的目标往往是更好的目标。安聪慧认为极氪在5年内实现目标有迹可循:

一是吉利多年积累的供应链资源、成本控制能力、质量保证体系等扎实的车企能力;

二是浩瀚架构已经形成,能快速开发多款产品,打进各细分市场;

三是极氪会是一个全球品牌,欧洲等海外市场都是极氪目标市场;

四是出行会是一个很大的汽车销售市场,而吉利旗下已布局曹操出行平台。

此前曾参与CMA架构市场推广的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陈小飞称,浩瀚架构不同于油改电平台,它完全是“正向开发”的,吉利在此过程中掌握了大量自主知识产权。

自去年9月23日发布后,浩瀚架构已与多个品牌和企业宣布合作,包括吉利集团内的沃尔沃,吉利与戴姆勒的合资公司,百度控股、吉利参与投资的汽车公司集度和富士康等。

浩瀚架构的优势是可以更快开发车型,且使单款车型有了更灵活的升级能力。以基于浩瀚架构的ZEEKR为例,它全系预埋了智能硬件、先进芯片解决方案,后续可通过OTA持续释放更多安全和便利功能,具备全生命周期的再进化能力。

吉利以往的电动车车型和品牌有后劲不足的问题,陈小飞认为浩瀚架构会改变这种现象,它将“从技术和产品上保证品牌最核心资产可以延续”。基于浩瀚架构,极氪计划三年推出六款车型。

“极氪虽然晚,但向市场投放车型的速度,一定是快的”。安聪慧认为,传统燃油车时代,丰田大众的成功,正是因为依托架构能力形成了规模化效应;当成本降到最低后,新产品的开发速度会很快。

以浩瀚架构推出为分水岭,安聪慧认为整个吉利的新能源布局都会为之一变。

在从大吉利体系继承产品与技术核心资产的同时,极氪试图在组织、管理和协作风格上破旧立新。

在直接向安聪慧汇报的近20位极氪高管中,跨界背景和原吉利背景的比例接近7:3。跨界人才尤以产品端为多,7-8成是新血液。极氪的职级层级更少,组织结构更扁平。

今年加入极氪的赵昱辉惊讶地发现,极氪没有给副总裁准备办公室,他只有一个工位,这与一般车企的风格截然不同。开放的办公环境无形中提高了沟通效率,大家有任何问题,马上能找到负责人当面解决。

开会方式也去繁就简。安聪慧对极氪的汇报有清晰要求:不要做PPT,材料不要花里胡哨,关键是把事情讲清楚。

至今已在吉利工作25年的安聪慧干过审计,还曾驻守施工现场,从一线基层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担任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成为李书福的左膀右臂。

多年的管理工作中,安聪慧经历过不少需要他果断决策、一锤定音的时刻。但到了极氪,他用起了另一套管理方式:在团队磨合期,他会花时间去看“红蓝军”辩论,去裁判一些“小问题”,听大家怎么说,哪怕他心理已有答案。

效率更高吗?更公平吗?都不一定。他在试图塑造一种大家都能发言的、属于极氪的文化机制。“有些事情你不要看它慢,后面会快。”安聪慧说。

极氪在品牌发布时曾称,极氪融合了巨人的力量与纯粹的用户思维,要开辟智能纯电领域的第三条路。有帝豪、几何等品牌的经验和吉利大体系的支持,有“用户企业”的新理念和方法,这一次,极氪不再有太多失利的理由。

1
查看完整版本: 极氪速度背后探索变革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