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你元,即便考虑到手机未来的使用年限问题,你是会选择giPhone13pro还是g的iPhone14pro呢?我想我自己会选择前者,毕竟用不上的万raw模式、目前相比13Pro毫无优势的后置摄像模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摄像头前置模组、更加耗电还烧屏的AOD、比远峰蓝和苍岭绿相比更加不受追捧的小黑紫新配色,一切的升级对于使用党而言甚至比不上14p相比13系列更大的散热面积、更好的续航、更大的运存,后者的升级显而易见,前者的升级可有可无。我想,iPhone14pro就是这么一款产品,它对于苹果手机的迭代又是一个里程碑,但它对于上代而言,真的没有太多可以推动消费者去买买买的理由。但如果你真的是因为苹果的设计才去购买苹果而非因为它“省心”或“有面子”,那么,我会给你推荐这款手机,因为它真的与众不同。
w像素:最大的期待,最大的失望我秒入14Pro的最大一个理由就是iPhone14pro这次终于升级了它的像素,苹果的照片终于不至于略微一放大就糊成一片了,但令人失望的是,苹果一反不走寻常路的设计,居然没有与安卓“一亿像素但直出w”的逻辑区分开来,可能w的的确确是手机业界公认的在不放大的情况下,照片画质和体积取得的平衡点。至于拍照风格,在升级iOS16后,进入相机页面,就会让你选择不同的色调,原相机尽管还是锐化那么的严重,但它多少能够让你拍出色调更加讨喜的照片了。而这w像素也用于模拟了一颗二倍人像镜头,不得不说,手机一倍状态下的视野比人眼宽阔一些,而我们拍照大多是想要裁切我们眼前景色的某一部分,一般人拍照的的确确随手一拉,就把放大倍数拉到1.8到2.2左右,而这个状态下,苹果没有光学长焦镜头的加持,拍出来的照片除了糊还是糊,可用度不高,而这次的模拟二倍虽然没办法完全媲美光学镜头,但还是能打的。录像下的防抖确实做的更好了,这一点可以夸赞一番,除了你故意乱晃以外,一般的握持拍照已经不太可能出现有抖动的情况了,并且这次还增加了运动模式,尽管它需要大白天才能开启,但这种模式下即使是跑步也不会感受到摇晃。最近天气不好,没啥心情出去拍照,也没有拍出什么样张,我的评价就是成像风格一点都没有变,不过这次的夜景、长焦、摄像能力的确是进一步增强,同时在拍摄时预设了冷暖色调这一点也使得后期成本降低,更能够一眼拍出更好看的照片。
灵动岛:苹果另一个沿用五年的设计我在我之前的动态也已经说过了,我不是很赞同灵动岛是“史上雕花”的说法,苹果并非打算做挖孔,然后才绞尽脑汁想到了可以做灵动岛,而是先定下这个设计思路,才打算采用挖孔方式,这一块单独悬浮在屏幕海洋中的灵动岛也的确比刘海的灵动半岛更加像一个软件而非硬件。有些人说这是苹果首创,我觉得大可不必,灵动岛的基础设计思路,即系统软件与硬件的互动,OriginOS系统的手机,人脸识别时,它的摄像头周围屏幕会营造出类似于摄像头光圈的放大缩小效果。
而且很多人希望的,如显示验证码、网约车车牌号等功能,实际上OriginOS也已经做出来了,不得不说,上手后令我最惊喜的就是OriginOS,从很多小细节里能看出用心之处。
那么说了这么多,灵动岛既不创新、又不好看,甚至会减少手机的实际显示面积,那14Pro还买来干嘛呢?首先灵动岛好看吗?我觉得是好看的,有些人觉得挖孔很丑,我觉得挖孔和刘海也就是彼此彼此,但挖孔+精细的动画绝对是比没有动画渲染的刘海更好的,首先我必须要吹一吹苹果的动画,做得的确是数一数二的,如今苹果的动画+灵动岛,使得很多动画的逻辑更加的连贯,不得不说初次体验时,真的是一种享受,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视频或线下试用一下。而目前要实现支付级人脸,只能采取刘海或者挖孔方案,而比起灵动岛正如我刚才所说的,它容易被软件化。其次,苹果产品的设计是会相互借鉴的,因此我们不难想到,目前苹果有刘海的设备在未来很有可能会升级为灵动岛,而之后几年,苹果也一定会慢慢缩小这个灵动岛所占的面积,其互动功能和动画也会不断的被ota打磨,当然,对于“实用党”来说,可能刘海or挖孔对于他们来说别无二致,但购买pro的目的恰恰是“完整体验”,而如今灵动岛一出,13pro再怎么接近14pro的实际使用效果,它也不能被称为“完整体验”了,这对于部分预算充足的购机者而言,足以称为更换13pro的充足理由了。
AOD(alwaysondisplay):迥异的逻辑,全新的体验。
AOD直译过来其实是:持续亮屏。而安卓阵营利用oled能够只点亮部分像素的特性,首先推出了息屏显示,通过移动像素点来防止烧屏。oled普及的这三年以来,安卓阵营的息屏显示也卷到了极限,华为的息屏显示在特殊主题下能够与锁屏壁纸联动,就已经让我眼前一亮了。但苹果这次的AOD,似乎更加符合它的原意,当你按下锁屏键时,屏幕不会如你想象的暗下去一部分,亮起来一部分,而是整体暗下去一些,壁纸与小组件有着一定的缩小,除此以外?没有了,这就是从Applewatch下放的功能:屏幕常亮。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苹果在初用oled的时候没有研发这个功能,而是直到这次屏幕刷新率能够下降到1hz后才做出这个功能,这个功能也的的确确会在一开始增大你的续航焦虑,毕竟我们习惯了息屏的手机,不息屏真的会给人带来一种发自内心的不安感,但用过两三天后,我发觉14p和13p的续航没有太明显的区别,仍然是一天两充,于是我也就安心的开着我的屏幕常亮了。我想,除了需要合上的macbook,苹果有可能在所有oled设备上以后也会慢慢普及这个功能,电子设备开机和关机的界限不再是“按键有无反应”而是“屏幕是否亮起”,这也会是一个对于人们手机使用习惯的巨大改变,或许以后的人们看见黑屏的手机,不会拿起它短按一下开机键,而是会直接试图长按开机键看看它还剩点电不剩。
当然安卓的息屏显示,如果你开启常亮,也是可以有这样的功能的,但苹果的屏幕常亮最大的独特点在于它没有割裂亮屏与息屏这两个状态,苹果14p在非低电量模式时,就只有两个状态,亮屏与关机,你在亮屏的锁屏界面能看到的所有东西,在息屏了之后是一样能够看到的,并且在这个状态下,除了不能够直接点击手电筒和相机以外,甚至可以直接滑动解开屏幕,尽管会有些许迟钝,但这的的确确是对使用手机习惯的又一改变,当然没有部分安卓抬起即人脸识别直接打开锁屏页面来得直接,我觉得苹果也是基于“用户需要确认开屏”这一点才没有开启这个选项,毕竟我用安卓手机时,很多时候只是想看个时间,结果从兜里拿出来时只能对着桌面发愣。
这就是苹果的屏幕常亮,与安卓完全不同的逻辑,也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当然如果安卓手机想要达到这样的体验,我也说了是可以做到的,即便是如此,息屏显示的割裂感更强这一点却是怎样都无法被掩饰的,而一旦有机会,我想可能也不乏跟进屏幕常亮技术的厂商,
其他外围配置:基本毫无变化,参考13pro我甚至差点忘记写a16芯片了,对于这个芯片,我只能说它的确是挤牙膏,没有任何让性能党兴奋的点,要等下一代性能提升,可能还是要等3nm制程芯片的量产了。(当然这个制程只是宣传概念,栅距实际远大于3nm,董哥有兴趣可以在下面解释,我就不凑热闹了,毕竟不是专业的)充电方面,我并不觉得对于一个正常的用户来说,苹果的快充是不可用的程度,当然有可能苹果用户,尤其是6.1尺寸及以下尺寸的用户,大多数在整日外出的情况下还是要和充电宝绑定的,这一点也只能希望苹果能够在更换typec的借口后,在他们认为安全的前提下来提高充电功率了。
信号方面我遇到过一次网络断连一分钟的情况下,那是从电梯里出来,网络流量突然就不可用了,然后就显示无服务,除此以外,没有感觉到有什么根本性的问题,但最难受的是苹果的